第(2/3)页 那个已经被掀翻的御辇,在二人离去之后,被人收了起来去修复。 咸阳城还是那座城,几乎没有人知道,这条小小的甬道发生了两名顶尖武夫的对决,也没有人知道,当世潜力最大的两名剑客,有了他们生平第一次的会晤。 这个世界,不只是有贪图王权霸业的盖代枭雄,还有沉醉于儿女情长的绝世侠客。 精彩的世界,仅仅只是刚刚拉开帷幕而已。 嬴渊到了章台宫的时候,基本李斯等人都早已到了。 也是在他踏进宫殿的那一刻起,嬴政才向众人商量起了有关与赵国和谈之事。 蒙恬那边也已经传来了最新消息,除了寿陵之外,基本其余城镇都已经被夺下了。 首先他们要考虑的,是要趁此机会结束这场战争,还是乘胜追击,一口气打到赵国腹地。 众人各有各的意见,陆续喋喋不休起来。 本来就是要让众人讨论,所以看他们对于此事异常猛烈的争执,嬴政并未阻拦,相反,他还因此有些高兴。 因为,大秦的朝堂是年轻的,是充满着希望的。 眼前的这些官吏或者公爵,都无法一言蔽之。 当初吕不韦在把持朝政的时候,他所的一句话,就是秦国的法,没人会敢不听。 但是现在完全没了往日的光景,谁也不可能一言定断,这样的形势虽然会少不了争执。 不过,在嬴政的心里,大秦就应该如此,于不断地争执中成长。 最终,还是由嬴渊做了总结,“这场战争,是时候该到此为止了,一旦继续冒进,不仅会增加战争的风险,还很有可能让廉颇孤注一掷,逐个击破蒙恬所设下的防线,最为重要的是,我们已经将赵国逼得太紧了,整个赵国上下,君臣一心。 在这种时候伐赵,明显不是明智之举,虽说燕国也已经开始与赵将赵葱、颜聚等人交战,但那个燕丹,说到底只是想收复失地而已,他也不想与赵国全面开战,毕竟,赵国灭绝,对于燕国来说,并无任何好处。” 他的意思是说,赵国面临此等危险境地,君臣上下肯定是一条心了,可谓毫无破绽,一旦继续冒进,那就是国战,人力、财力、物力,都要持续增加,就这还不一定能将赵国拿下,更何况还有廉颇在。 燕国那边一旦看到秦国有灭绝赵国的念头,肯定不会遂了秦国的愿,保不齐还会与赵国合谋。 到了那个时候,秦国骑虎难下,得不偿失。 总结就一句话,现在就对赵国发动大的战争,明显不是好时机。 熟知历史走向的嬴渊心里很清楚,赵王偃,在明年就会死。 现在都十一月了,他还能活多久? 只要他一死,赵国上下必然大乱。 到时候可以趁机再去夺得赵国的一些城镇,慢慢蚕食。 等灭了韩国以后,秦国的土地就与赵国接壤了,到了那一刻,可以从多方出兵攻打赵国。 不至困于寿陵一带的那一条路线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