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开天辟地第一劫(二)-《大圣遗音》
第(2/3)页
众人奠过盘古,娲皇氏越众而出,观大千世界而言道:“天地概定,吐故纳新,滋衍万物,德被五行,但草木无识,难传正统,故当行造物事体!”众人躬身俱道:“愿观娘娘无尚法力!”
尔后六日,娲皇氏调和阴阳,以无尚法力分造鸡、狗、猪、羊、牛、马六畜。
到七日上,娲皇一众游历南瞻部洲,忽行至黄河东岸。
娲皇氏临水照影,突生异感,当即抟以黄土,和以清泉,揉成三十六个泥胎,以应天罡之数。
娲皇氏按照自身模样,捏作泥胎上身,本欲再捏蛇尾,忽转念一想:“我本无极,万劫不灭,这一众妖神和此物同炉所出,虽名名义上拜我为主,但实为我掌中棋子,了供消遣,焉可为其用心,得我法印?”心念一转,不自觉便将那泥胚捏出双足,好似盘古模样。
娲皇氏将三十六个泥胎塑好,坤门主生,即望坤门上吹一口气,三十六个泥胎应风龟裂,如蛛网密布,哔啵一声,泥胎簌簌而下,露出丰盈肌理,竟是三十六个人见可喜、未满三朝的胎儿。
众妖、神无不夸赞娘娘法力通玄,感叹造物之奇,旷古烁今。混不觉娲皇氏柳眉倒竖,脸色铁青。
鸿钧情知有异,见那胎儿始终低眉垂目,一动不动,当下上前,举手扣在那胎儿寸口(按:中医诊脉的位置),如触木石,不由心下一凛。愕然退回,向娲皇氏悄声言道:“是死胎!”
娲皇氏冷哼一声,怒极反笑,大袖一拂,将三十六个死胎收入袖中,凤目斜睨鸿钧,迟疑道:“道兄可知这其中玄机?”
鸿钧以手捻须,一时参详不透。忽然,耳力所及,但闻四大部洲海潮激荡,风水吞吐,海眼中发出细细龙吟,气运悠长,绝非天地人三籁可比。
鸿钧心下惊诧,即运慧眼辨识周天,只见大洋深处,一道清气抟结,凝如玉绡,辟水分波,溯游而上,蓦地一气三分,化为三道瑞彩,其中两道破开云路,直往三十三天而去,另一道则同光和尘,降入西牛贺洲。
鸿钧蓦地一声大叫,不及多言,即化光望空而去。娲皇氏心中一跳,急忙推演,惊骇莫名:“盘古身死,元神未泯,一气化三清!”众妖齐道:“何谓三清?”娲皇氏嘴角抽搐,冷冷迸出:“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即为三清!”定睛一瞧,落入西牛贺洲的一道瑞彩,已不知落往何方?急忙轮指掐算,也觉天机混沌,纷乱难明,料往未来而去。
娲皇氏追之不及,只得索罢,当下结跏静坐,参详造人之法。众妖、神不敢违逆,纷纷坐于娲皇身后。
娲皇氏参详入定,不知时日,忽觉一阵清风扑面,息心醒来,只见一青衣童儿俯首下拜,口称:“至圣娘娘圣寿无疆!”
娲皇氏见那童儿天庭饱满,地阁方圆,合九五至尊之数,心下称异,不禁笑道:“竖子何人?”那童子躬身言道:“有劳至圣娘娘垂询,朕本紫霄宫中一块垫门璞玉,因适才听鸿钧道祖讲证‘混元道果’,心灵动处,不禁以头扣地,故被师公点化,特嘱弟子前来,以慰娘娘宽心。师公言道,盘古兵解,已尽弃前缘,其二清所化之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道君,已拜道祖为师,现于三十三天外紫霄宫中讲道。另有一清,不必理会,亦合当归于师公门下,日后必有应验。”
娲皇氏心内稍霁,暗道:“鸿钧师兄善阐大道,口吐玑珠,地涌金莲,已将二清蛊惑,果然上善!”脱口笑道:“红花绿叶白莲藕,三教原本是一家,道兄得此佳弟,日后必可正大教门!”
那童子歉身笑道:“娘娘上体天心,下顺自然,行造人之事,成就无量功德,堪为大地之母!”娲皇氏柳眉斜挑,反笑道:“大地之母?只怕本座受之有愧!”
那童子慌忙跪下,悄声言道:“娘娘勿忧,盘古氏一气三清,斩三尸以证道,师公观其变化,余有所得,因知娘娘造人瓶颈,特来与娘娘分解。”说罢,即从袖中取出一个净瓶,瓶中插着一枝带露杨枝。
娲皇奇道:“这是何物?”那童儿道:“此乃光明几净瓶与清净杨柳枝,瓶中所盛乃盘古氏兵解之前所泣之泪。道祖观娘娘所造之人,空赋盘古之形,未得盘古烙印,故生而不敏。请娘娘再施造化,演地煞之数,以此杨枝持拂,必有功果。”
娲皇氏心下不悦:“造人本为我一己之私,与盘古何尤,仍需仗他助力,委实不美!”却无奈何,只含恨和了黄土,搓作人形。
那童子忙道:“还请娘娘分辨阴阳,令其自身繁衍,否则劳神不小。”娲皇氏道:“孤阴不长,独阳不生,此为正理!”当下着手,将七十二个泥胎分塑男女,应以阴阳。
待七十二个泥胎塑毕,那童子持柳轻拂,口诵一偈:“甘露之泉,涤除凶秽,杨枝轻洒,普善愁团,我今持咒,洁净周全!”(按:徐克导演《青蛇》)甘露洒下,润如羊脂,透入胎中,果见泥胎生裂,七十二个婴孩张目醒来,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皆望着女娲,眼睛滴溜溜地乱转。胆子稍大的则扭捏着身体往女娲身上爬出,腻声腻气地叫着:“妈妈……妈妈!”心性敦敏之辈,则以头扣地,口称:“多谢母亲广运匠心,厚德载物!”
娲皇氏心内隐忍,抚着那婴孩背脊,掩口笑道:“孩儿们应运而生,得吾慧心,忝为万物灵长,权且让开,让母亲再施造化,予汝等多添手足!”
当下娲皇氏又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,十二轮辰,政历二十四气,朗声诵道:“大哉乾元!至哉坤元!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”(按:吴承恩《西游记》)杨枝轻拂,演化亿万众生。
一时间,黄河畔人声鼎沸,右招由敖。娲皇氏乐其天真,忽见平地卷起一阵腥风,哗然水响,黄河从中分裂,一条头生怪角、胁生两翼的巨蟒披坚执锐地从河床游出,张开血盆大口,蛇信招展,腹内生风,吹得黄沙急旋,天昏地暗,一扭头,已将数人吞星噬月般地衔入腹中。
“无知孽障,至圣娘娘在此,焉敢造次?”那童儿拧眉喝道,不待娲皇回神,已将手中光明几净瓶望北冥一丢,纳了一量的海水,重重落下,压在那巨蟒的七寸之上。那巨蟒叫苦不迭,慌忙盘成一团,状若莲绽,将那瓶儿死死托住,两翼急鼓,架起妖冥,却哪里能够挪动分毫?
那童儿不由笑道:“好畜生,焉有驾海的斤两?”众妖神与那巨蟒同类,听那童子“孽障”长,“畜生”短的乱叫,心内窝火,只碍于娲皇面前,不便破脸。
娲皇氏见那巨蟒于己法身相似,又是个雌畜,心生亲近,故佯怒道:“你是哪方的穷凶,敢伤吾子民?”那巨蟒三光未开,暴虐凶顽,只顾弓身盘旋,欲将那瓶儿掀下。
娲皇氏见它头角峥嵘,凶心未去,遂用那杨枝一拂,甘露洒下,那巨蟒顿时褪尽旧皮,生出雪白鳞角,片片羊脂玉似,经那甘露一点,心灵福至,开口言道:“鄙妖白矖,懵懂无知,不识至圣娘娘手段。只因娘娘所造另类,体透异香,故引动凶心,僭越犯上,不当人子,还望娘娘悲悯,怜我妖畜无辜。”说罢,以头拱地,顿首连连。
娲皇氏回头一望,果见一众妖神俱被婴孩吸引,口流馋涎,目露光贪婪之光,如蚂蝗见血,心内暗忖: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日后且教他二族相争!”
第(2/3)页